<陈元方侯袁公>问题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9 18:34:22
原文:
自陈元方年十一时,候袁公。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?元方曰:“老父在太丘,强者绥之以德,弱者抚之以仁,恣其所安,久而益敬。”袁公曰:“孤往者尝为邺令,正行此事。不知卿家君法孤,孤法卿父?”元方曰:“周公、孔子,异世而出,周旋动静,万里如一。周公不师孔子,孔子亦不师周公。”
问题:
1.“法”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:①法令,制度;②方法,做法;③效法,效仿;④标准,法则。你认为“不知卿家君法孤,孤法卿父”中的“法”的意思是()。
2.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:()
A.袁公问/曰贤家君在太丘/远近称之/何所履行?
B.袁公问曰/贤家君在/太丘远近/称之何所履行?
C.袁公问/曰贤家君在/太丘远近称之/何所履行?
D.袁公问曰/贤家君在太丘/远近称之/何所履行?
3."弱者抚之以仁"这句话用现代汉语怎样翻译?

1、③效法,效仿
2、D.
袁公问曰/贤家君在太丘/远近称之/何所履行?
袁公问他:“你父亲在太丘时,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,他做了些什么事啊?”
3、性格软弱的人用仁慈去爱抚他们

译文:陈元方十一岁时,去拜访袁公。元方回答说:“老父在太丘时,性格刚强的人用德行去安定他们;,让他们顺心地过着安乐的生活,时间越长,大家越是尊敬他。”袁公说:“我过去做邺县县令时,正是这样做的。不知是你父亲效法我的呢?还是我效法你父亲的?”元方说:“周公和孔子,是不同时代的人,虽然相隔很远,但是他们为官处世的做法是一致的。周公没有效法孔子,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。”

【原文】
陈元方年十一时,候①袁公。袁公问曰:“贤家君在太丘,远近称之,何所履行②?”元方曰:“老父在太丘,强者绥③之以德,弱者抚之以仁,恣其所安,久而益敬。”袁公曰:“孤④往者尝为邺令,正行此事。不知卿家君法孤,孤法卿父?”元方曰:“周公、孔子,异世而出,周旋动静,万里如一。周公不师⑤孔子,孔子亦不师周公。”
注释:①候,拜访,问候。②履行,实践,做。③绥,安,安抚。④孤,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。⑤师,学习。
【译文】
陈元方十一岁时,去拜会袁公(绍)。袁公问:“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,远近的人都称赞他,他到底做了些什么?”元方说:“家父在太丘,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;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,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,久而久之,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。”袁公说:“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,正是这样做的。不知是令尊学我,还是我学令尊?”元方说:“周公、孔子生在不同时代,虽然相隔遥远,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。周公不效法孔子,孔子也不效法周公。”
【阅读感悟】
这篇文章赞扬了陈元方机智的应对技巧。陈元方作为官宦家的孩子,从小耳闻目睹了父亲的为官言行,无师自通,对客人提出的问题全面考虑,方方面面都照顾到。他以十一岁的年纪评价父亲的为官之道——对有权有势的人用德来约束他们,对无权无势的人用仁来安抚他们,让他们各安其位。所以时间一长,大家自然敬重他。当袁公说当初他也是这样做的,并问他究竟是“你父亲学我,还是我学你父亲”时,他以周公和孔子出现在不同的时代,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的表现为依据推出结论